欢迎访问中智鼎信官网 客户的满意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!
因为专业 所以信赖
Because of professional so trust
咨询热线:
0351-3531555
深入了解资质细则
通过率更高
Learn more about the qualifications
在线咨询
全部
行家解读
政策动态
行业资讯
一级《建筑》黄金考点 :50个数字考点总结
来源: | 作者:山西中智 | 发布时间: 1698天前 | 385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13.窗台低于0.80m时,应采取防护措施。
14.散水的宽度宜为600~1000mm;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,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~300mm
15.散水的坡度可为3%~5%
16.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,宜按20~30m间距设置伸缩缝。
17.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,缝宽可为20~30mm,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。
18.窗洞过梁和外窗台要做好滴水,滴水凸出墙身不小于60mm
19.超高层建筑: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;

20.女儿墙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水,高度不小于250mm


21.为防止女儿墙外表面的污染,压檐板上表面应向屋顶方向倾斜
10%,并出挑不小于60mm
22.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,含水率不得大于8%
23.涂刷乳液型涂料时,含水率不得大于10%
24.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%
25.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3d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。
26.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: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,在标准条件(温度20±2℃,相对湿度95%以上)下,养护到28d龄期。
27.沉降观测基准点,在特等、一等沉降观测时,不应少于4个;其他等级沉降观测时不应少于3个;基准之间应形成闭合环。
28.位移观测基准点,对水平位移观测、基坑监测和边坡监测,在特等、一等观测时,不应少于4个;其他等级观测时不应少于3个
29.在基础施工期间,相邻地基的沉降观测,在基坑降水时和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1次。混凝土底板浇筑完成10d以后,可2~3d观测1次,直至地下室顶板完成和水位恢复。
30.基坑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变形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,周边中部、阳角处、受力变形较大处设点;观测点间距不应大于20m,且每侧边不宜少3个;水平和垂直观测点宜共用同一点。


31.基坑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围护墙的中间部位、阳角处,点间距
20~50m,每侧边不应少于1个。
32.基坑开挖期间宜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坑安全等级每1~2d观测1次,位移速率和位移量大时应每天1~2次。基坑开挖间隙或开挖及桩基施工结束后,且变形趋于稳定时,可7d观测1次
33.灌注桩排桩应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,已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应大于4倍桩径,或间隔施工时间应大于36h
34.灌注桩顶应充分泛浆,高度不应小于500mm
35.截水帷幕与灌注桩排桩间的净距宜小于
专业资质办理
30天极速下证
  • 热门资讯
  • 常见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