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体问题具体化
31. 边坡塌方原因和防治措施 P234
(1)原因
1)基坑(槽)开挖坡度不够,或通过不同土层时,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放成不同 坡度,致使边坡失稳而塌方。
2)在有地表水、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时,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,造成涌砂、 涌泥、涌水,内聚力降低,进而引起塌方。
3)边坡顶部堆载过大,或受外力振动影响,使边坡内剪切应力增大,边坡土体承载 力不足,土体失稳而塌方。
4)土质松软,开挖次序、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。
(2)治理:对基坑(槽)塌方,应清除塌方后采取临时性支护措施;对永久性边坡局 部塌方,应清除塌方后用块石填砌或用2 : 8、3 : 7灰土回填嵌补,与土接触部位做成台 阶搭接,防止滑动;或将坡度改缓。同时,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。
32. 泥浆护壁灌注桩坍孔原因及治理 P235
原因:
①泥浆比重不够,起不到可靠的护壁作用。
②孔内水头高度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,降低了静水压力。
③护筒埋置太浅,下端孔坍塌。
④在松散砂层中钻孔时,进尺速度太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太长,转速太快。
⑤冲击(抓)锥或掏渣筒倾倒,撞击孔壁。
⑥用爆破处理孔内孤石、探头石时,炸药量过大,造成很大振动。
防治:
①在松散砂土或流沙中钻进时,应控制进尺,选用较大相对密度、黏度、胶体率的优质泥浆(或投入黏土掺片石或卵石,低锤冲击,使黏土膏、片石、卵石挤入孔壁)。
②如地下水位变化过大,应采取升高护筒,增大水头,或用虹吸管连接等措施。
③严格控制冲程高度和炸药用量。
④孔口坍塌时应先探明位置,将砂和黏土(或砂砾和黄土)混合物回填到坍孔位置以上1〜2m; 如斜孔严重,应全部回填,等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进行钻孔。
33. 混凝土表面缺陷原因及防治 P237
防治措施:
①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清理,保持表面清洁光滑,钢模应保证边框平直,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,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,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或均匀涂刷脱模剂。
②摘规定或方案要求合理布料,分层振捣,防止漏振。
③对局部配筋或铁件过密处,应事先制定处理措施,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,浇筑密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