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是下放审批权限,方便企业办事。开展企业资质审批权下放试点,试点内容是:除最高等级综合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,将其他等级资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。同时,加强对试点地区的监督指导,对存在违规审批的,严肃处理并收回审批权。
四是优化审批服务,推行告知承诺制。加快推行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,大幅削减不必要的证明材料,全面实行全程网上申报和审批,大幅提升企业资质审批的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。
五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保障工程质量安全。加大审批后动态监管力度,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。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管理,建立个人执业责任保险制度。
六是完善招投标制度,发挥市场机制作用。继续完善招投标制度,优化调整招标条件设置,引导建设单位更多从企业实力、技术力量、管理经验等方面选择企业,推行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。
易军强调,相比以往,此次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有三大特点。
一是改革力度更大。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数量由593项压减至245项,幅度达到59%,远远超过了最初确定的1/3的目标。同时,大幅放宽市场准入限制。改革后,房建、公路、铁路、港口与航道、水利水电、电力、矿山、冶炼、石油化工和市政10个类别施工特级资质整合为综合资质,可以承担各行业、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,大大拓宽了企业承揽业务范围,实现了横向全部打通。今后,只要企业有信誉、有能力,就可以跨行业承揽业务。
二是改革的协同性更好。统筹考虑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监理4类资质具体情况制定改革措施,既兼顾了4类资质的各自特点,又统筹谋划,在资质名称、类别、等级等方面力求统一。下一步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整合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监理等资质的管理规定,并在修订资质标准时做好相互衔接。
三是企业的获得感更强。《改革方案》大幅精简审批条件,适当放宽有关指标要求,特别是对大家反映较多的注册人员、技术装备、工程业绩等指标的要求大幅放宽。同时,实行告知承诺制,更有利于企业便利化申报,为企业提供了方便。此外,将所有的资质等级原则上都压减为甲乙两级,有的资质只设置一个等级,放宽部分资质承揽业务范围,对中小企业是极大利好,有利于企业孵化和成长,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。
[行业资讯] 建筑资质代办,这十大问题你了解...
2021-04-12
[行业资讯]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...
2021-03-16
[行家解读] 资质证书被撤?这些原因你要早知...
2021-03-11
2021-03-10
[政策动态] 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建筑施...
2020-12-04
[政策动态]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建设...
2020-12-03
[常见问题] 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资质...
2017-12-25
[常见问题] 职称证书、现场管理人员、技术工...
[常见问题] 申报材料清单中要求换证时需提供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