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点:挖土和运土的速度快;
缺点:在软黏土中对于支护结构受力不利。
(3)盆式挖土是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,周围四边留土坡,土坡最后挖除。
优点:有利于减少围护墙的变形;
其缺点: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外运,需集中提升后装车外运。
(4)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,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,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,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.5m。在垂直的坑壁边,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。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。
(5)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、水准点、基坑平面位置、水平标高、边坡坡度等经常进行检查。
(二)土方回填
1.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
填方土料一般不能选用淤泥、淤泥质土、膨胀土、有机质大于8%的土、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%的土、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。填方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。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、落地开花为适宜。
2.土方填筑与压实
(1)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、土的种类和其重要性确定。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填方边坡坡度,当填方高度小于10m时,可采用1:1.5;超过10m,可作成折线形,上部采用1:1.5,下部采用1:1.75。
(2)填土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,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。
(3)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。
二、基坑验槽与局部不良地基处理方法
(一)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
(1)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;
(2)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;
(3)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或记录。
(二)验槽程序(2013单)
(1)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,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验收申请。
(2)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、监理、勘察、设计及施工单位(五方)的项目负责人、技术质量负责人,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。
(三)验槽的主要内容
(1)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、尺寸、槽底深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(2)仔细观察槽壁、槽底土质类型、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,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。
(3)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、古井、古墓、洞穴、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。